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名家专栏 » 曹宇 > 正文
一个人的战斗——写在欧瑞康出售光伏业务之前
发表于:2012-07-05
如无意外,在拿到本期《光能》之时,欧瑞康的太阳能事业部已经转到东京电子株式会社(Tokyo Electron Limited,简称TEL)旗下。在交流中,不难看出员工对新东家仍然带有一丝紧张,不过总体来说,欧瑞康的员工较为平静的接受了这个事实。5月的SNEC展会上,他们仍然做为欧瑞康的员工出现,但如果六月他们去德国Inter Solar,可能就是穿TEL的制服了。

笔者曾经将欧瑞康形容为“成本角斗士”,在应用材料推出薄膜业务后,孤独的推动非晶硅薄膜技术前行。相比老对手应用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占据了光伏设备环节的霸主地位,欧瑞康在商业技巧上稍显逊色,但瑞士企业的精细和扎实却让人印象深刻。而在勤勉方面,这家瑞士企业即使比起中国光伏业的工作狂们也不遑多让。

业内对欧瑞康剥离光伏业务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继应用材料退出薄膜业务后,欧瑞康放弃薄膜业务是对薄膜电池的毁灭性打击。笔者在光大集团工作的一位朋友也后怕的跟笔者说:“差点就买了......”

另外资本市场对此尤其是对欧瑞康集团评价颇高,认为欧瑞康此举能够集中发展规模较大、表现较强的业务,而该项业务在TEL手中也将持续发展,表现可能会好于之前。欧瑞康集团CEO Michael Buscher说:“此次转让是集团为精简和平衡产品组合所采取的战略措施的重要部分。”

无论如何,从欧瑞康到TEL的转变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层层剥去了薄膜电池身上炫目的光环,现在除了国内除了汉能还在不停地声称薄膜是未来光伏业的救世主之外,其余企业大部分保持了沉默。

但这对薄膜行业来说全无好处么?并不尽然。令人欣慰的是,欧瑞康的光伏事业部将继续进行研发和升级,在浮华褪去之后,相信投资者更能权衡利弊,看清眼前的形势。

图:欧瑞康太阳能战略销售和产品营销总监Reinhard Benz

输的莫名其妙—— 薄膜电池遭遇“滑铁卢”

有人称滑铁卢中,拿破仑输的莫名其妙,甚至认为是无数的细节连接起来构成的“意外”。薄膜电池也拿破仑很像:同样被寄予厚望,同样在理论上优势明显,同样输在了细节上,当然,现在给薄膜电池盖棺定论为时尚早。

笔者同意欧瑞康太阳能公司战略销售和产品营销总监Reinhard Benz博士对非晶硅薄膜技术优势的看法: 首先是较低的成本,这是薄膜电池立足之本;其次是在温度较高地区有较高的电源输出,发电量高5%-10%左右,目前电站项目多位于夏季温度较高的地区;同时能源回收周期少于一年,同时太阳能的能耗也比较低。

而薄膜电池的研发进展也不可谓不迅速,从几年前的8%提升至现在的10.8%,实验室达到12.5%,单线产能也由之前的几十MW提升至140MW,虽然晶硅电池也同样有着2%的效率提升,但由于薄膜电池基数较小,可以说发展仍较晶体硅电池快一些。

如果按正常的发展速度,留给薄膜发展的空间很大,所以包括尚德、LDK都对其先心动再心动后到被动放弃相关业务。关键因素在与晶硅组件变化太快。

一个人的战斗

两次危机“毁”了这一切。

想必业内大佬们几年前豪言承诺10年内平价上网时,自己心里都不一定有底,但才数年功夫,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与120多个国家电价持平(来自天合光能CEO高纪凡)。

美国次贷危机前,几乎所有上马薄膜项目的厂家都对薄膜的低成本津津乐道,相比450美元/公斤的多晶硅,非晶硅薄膜的成本如此诱人,而且通过考证,技术路线是可行的。然后上马项目的企业发现,技术路线确实可行而且在稳步发展,但谁能想到多晶硅降至100美元以下。此时薄膜处境非常尴尬。

欧债危机爆发前后,以欧瑞康为代表的薄膜设备厂商仍然在稳步下降成本,但他们无奈的发现,多晶硅已经跌到了目前的26美元/公斤。

在这场成本争斗中,欧瑞康失去了应用材料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和盟友。它独自面对了数以千计的晶硅系厂商。究其原因,晶硅行业饱受诟病的单一产业链虽然让众多厂商命脉系于政府之手,但却同样是降低成本的利器。

这几年数千家厂商无时无刻所想的,几乎都是围绕着降低整体成本进行的。而反观非晶硅的原材料厂商,气体、玻璃均跨越了众多行业,薄膜厂家除了欧瑞康,没有几家专门从事光伏的企业。笔者曾经采访过林德气体中国区负责人,在交谈中他们一直强调产品的性能,而对成本则闭口不提,在笔者追问时,他们称林德只是原材料的供应商,笔者的问题不应该问他们。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其它辅助材料中,可以说,这场较量中只有欧瑞康一个人在推动。那么,欧瑞康是否能够一骑当千?

超越晶硅?

在这场控制成本的竞赛中,薄膜和晶硅先后领先,First Solar曾凭借碲化镉薄膜组件的强大气场进入中国,中国厂家纷纷喊“狼来了”。但欧债危机后,First Solar最近的业绩上涨还仅仅是因为美国双反初裁结果对中国企业不利,而不久前First Solar的中小股东也提起诉讼,指责大股东偷偷撤股。同时欧瑞康的客户天威新能源逆势扩产,计划中却不包括薄膜产能扩张,这也说明薄膜现在普遍处在不利的状态。

薄膜和晶硅的发展之路可以看成长跑运动员和短跑运动员之间的较量。晶硅在短期内可以急剧下降成本至目前的极限,从30元/瓦降至目前的5.5元/瓦,而薄膜则从以前的1欧元/瓦降到第二代ThinFab带来的0.5美元/瓦,幅度远小于晶硅系电池。但要注意这是在相关材料都没有大幅度变化的前提下实现的!而从欧瑞康介绍的前景来看,成本继续下降空间仍然很大,这与行业普遍预测晶硅组件价格会小幅反弹形成对比。

2011年,欧瑞康推出第一代生产线,120MW一条线,每峰瓦0.5欧元,现在0.5美元。晶体硅成本下降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他们在12个月内将成本降低了20%,Reinhard Benz博士表示也有信心继续降低,加大晶体硅和薄膜间的成本差距。他对《光能》说,薄膜的极限理论效率达到31%,从实际方面,以现有技术,在未来数年中有望达到13%-14%。

一家欧瑞康的客户在接受本刊采访时称由于薄膜电池效率偏低,安装成本和场地费用较高,因此薄膜组件须比晶硅组件价格低10%以上才有竞争力。 从表面数据看,0.5美元/瓦的成本在目前优势非常明显。 目前晶硅组件售价约0.7美元/瓦,薄膜仍然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但为何欧瑞康的客户的新的扩产计划中都只是提升晶硅组件的产能?

“0.5美元/瓦只是理想环境,实际生产中比较难达到。”一位天威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场部经理这样解释,“虽然目前天威的薄膜电池销售情况尚可,但实际利润率仍然不理想。”当然,目前没有一家的组件企业拥有理想的利润率,只是薄膜厂商在成立初期往往是抱着数年内超越晶硅企业甚至重新分配市场蛋糕这样的宏伟愿望的,显然目前的状况很难让他们满意。

现在薄膜虽然仍然有很大的降价空间,但一个重要问题是终端用户无意为“前景”买单,这让短期内薄膜企业较为尴尬。今后薄膜的市场很有可能超越晶硅,但不是现在。

能量回收周期VS设备成本回收周期

笔者也曾就薄膜与晶硅孰优孰劣请教过协鑫集团旗下的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徐永邦先生,徐先生在业内声誉卓著,被业内称为“邦总”。他带领团队建设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徐州协鑫20MW光伏发电站,同时也经手了很多中环与国内发电集团的项目。提起薄膜组件在实际使用中的优劣,他说:“目前舆论对薄膜不是很认可,但实际上我们通过做的项目发现,薄膜电站的运行效果往往比晶硅更好,这也出乎我们的意料。”他说协鑫曾为某个电力集团的地方子公司建了一个薄膜电站,目前电力企业在账面上几乎都是亏损状态,该公司就靠这个薄膜电站给职工发工资。

那么为什么薄膜普及程度不如晶硅?徐永邦说:“夏普等企业三十年前做的晶体硅电池到现在还证明可以使用,而且对于衰减程度都有较为详细的记录,而薄膜在实际应用方面则缺少数据可查。

从环保的角度,非晶硅薄膜的能量回收周期仅为一年,可谓完胜,但商业运作必须考虑设备成本回收周期。薄膜能赚钱并不代表厂家赚钱,目前环境下,几乎所有厂家都低毛利率运营,这与众多光伏企业最初的设想极为不符。如何回收设备成本成了大问题,相比动辄十几亿的薄膜设备,晶硅无疑是短平快最好的选择。以格林保尔光伏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2010年建立的200MW电池和100MW组件项目,包括13433.21平米的场地、一幢2层车间、纯水间、污水处理站等,一共投资才不到1亿美元。

不过,欧瑞康已经意识到这点,令人高兴的是现在几乎每次发布新的设备或者技术进步时都会注明设备的初始成本降低了多少。 “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对设备的降低,设备初始投资对于设备回收周期很重要。同时我们也加快了设备交付周期,从下订单到现场安装并生产,只需不到一年的时间。”Reinhard Benz博士说。 二代Thinfab一下子将少了23%的设备投资成本,现在每峰瓦设备成本做到了1美元,而在2010年还是1欧元。虽然仍然价格不菲,但如此大幅的砍掉初始成本,可能仍然会让一些投资者跃跃欲试。同时,他称如果能够规模化运营,非晶硅薄膜企业的规模可以达到GW级,成本还可以再降低20%左右。
  • 日榜
  • 周榜
  • 月榜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4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京公网安备11030102011671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