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变器行业亟需标准门槛:专访中国南车任其昌
发表于:2014-12-16
从市场价格的角度来看,现在有一些逆变器肯定不能满足正常的电站需求。按照我们的估计,这样的产品很难满足电站25年的寿命。
这样的局面,让南车这样的不愿意牺牲产品质量的企业很难受。因此业内一些主力军、生力军企业,在这个产业里活得非常累,或者要死不活,或者根本就活不下去
如果我们再不对这个市场加以管控,后面的形势可能会很严峻。现在的装机总量还不算大,不过才10吉瓦、20吉瓦, 如果到50吉瓦、100吉瓦甚至更多,怎么办?如果80%的电站实现不了设计的发电量,如果20%的电站基本不能发电,怎么办?
高铁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有很多经验都值得光伏行业学习。从高铁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出,严格的标准不仅不会抑制和限制企业的创新,还会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钻研和发展技术,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几乎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光伏逆变器行业的竞争会如此惨烈,价格下降会如此之快。
年初还是0.4~0.5元钱每瓦的出货行情,如今在一些光伏电站项目招标中却已屡屡暴出低于0.25元每瓦的最低报价。不过半年余,价格已近腰斩。
是此前利润过于丰厚有如此之大的压缩空间?还是技术进步神速而迅速降低成本至斯?抑或者,这根本就是市场竞争杀红了眼后的赔本赚吆喝?
而与此同时,却又出现了同厂家同型号产品在相邻不过月余的不同项目中报价相差竟高达30% 以上的情况。
如此乱像,究竟为何?
这不但让包括逆变器厂商在内的许多业内人士都大呼看不懂,也不可避免地让人们对当下逆变器行业的质量与品质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对于熟知逆变器技术现状及其造价的专业人士来说,答案也许不言而喻。但其中况味儿,业内企业可能已真的难以言表。特别是对那些更注重品质的行业龙头和有志于长远的优秀企业而言,如此局面,或已进退失据。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能跳出当下的竞争窘局来考量行业整体的前途,恐怕没有人会有很好的未来。
作为国内大功率变流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南车集团的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依托南车集团强大的技术、资源及资金实力,自2009 年进入光伏逆变器行业以来,市场占有率一直名列行业前茅,其央企、国家级技术中心的背景,以及横跨工业变流、工业传动、船舶电力和新能源等产业的跨领域视野,令其对光伏逆变器行业的思考,也多了几许理性。
日前,《太阳能发电》杂志记者前往湖南株洲,专访了该公司总经理任其昌,就逆变器行业当下的竞争局势与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以下是经过整理的访谈内容。
记者:您如何看待光伏逆变器行业当前的竞争态势?
任其昌:从目前总的市场情况来看,大家似乎都已经有些忙而无序,包括出货、价格都显得很乱。在最近的项目招标中,甚至有同厂家同型号产品的报价,在相隔不久的两个项目上居然可以相差到30%。
出现这样的情况,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行业确实有一些混乱了。
我们自己也是做逆变器的,知道什么样的价格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而且对行业内大多数公司的技术和成本也基本了解一些。因此,从市场价格的角度来看,现在有一些逆变器肯定不能满足正常的电站需求。按照我们的估计,这样的产品很难满足电站25年的寿命。
可是,这样的产品不但能销售,还销售得很不错。
这就是问题了。
最近投放市场的一部分产品,或许有可能是一些厂家在消纳此前的库存,但更有可能是牺牲产品品质来满足市场价格竞争的行为,这个价格已经突破了逆变器制造的基本成本和品质需求底线。
由此带来的结果,我个人认为,有部分产品将会频繁出现质量问题,甚至可能出现质量事故。
这是一个比较可怕的事情。
这样的局面,让南车这样的不愿意牺牲产品质量的企业很难受。因此业内一些主力军、生力军企业,在这个产业里活得非常累,或者要死不活,或者根本就活不下去。包括行业龙头企业,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我不相信还能活得很好,他们一定也很着急。
如果这种竞争格局持续下去,想好好做事的企业是玩不下去的。虽然南车还有很多其他产业可以互相支撑,但如果市场形势依然还是这么无序,我们又能支撑多久,是否又有必要支撑下去,或许都值得考虑。
南车集团最近将要导入对新兴产业的评估机制,南车肯定不会以牺牲质量的方式去坚持留在这个市场上。
记者:在您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任其昌:表面来看,是由于无序的价格竞争造成了目前的乱局。但根本上,还是因为行业缺少标准,或者说标准很宽泛,没有办法执行。
在“金太阳”时期,由于基本上没有标准,加上市场监管缺位,所以才造成了“金太阳”项目乱相百出。
而现在的标准,不少都是企业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制订的企业标准,后来慢慢演变成大家比较认可的行业标准。但由于对标准的理解有差异,因此造成产品质量差别较大。另外,甚至还有一些企业,根本都不具备建立标准执行机制的能力。
如此,一旦市场环境恶化,即使标准制订者自己执行很严格,但其他企业可能就根本不在意这个标准,一些企业为了生存,就会不择手段地降低标准,甚至干脆以次充好。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下游电站市场投资的唯价格论。如今的下游电站投资,一切投入都追求低价,甚至以最低价为荣。可是,任何产品要保证质量,都会有其最基本的成本是不可能突破的。唯价格论带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则是市场监管的缺位,甚至可以说没有监管。目前电站的建设基本上都是由业主说了算,表面上看要遵守一定的设计规范、施工建设规范,但实际上却是业主想怎么建就怎么建,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和监管系统来予以规范。
下游电站投资商竞相追求超低价格的做法,无疑对目前市场上的质量和价格乱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使得行业竞争形势更加无序。
记者: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补贴的是电站的产出,如果投资者愿意用劣质产品,那风险也将由他自己来承担,不是吗?
任其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这个市场上的投资者,也就是业主,有些并非纯粹是基于投资回报的角度,他们可能分好多种。其中一种,就是你此前文章中曾提出的“伪业主”,这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描述当下市场情况的概念。
很多光伏电站的业主可能都是这样考虑的,先用最低的价格投入,建成电站后,再通过一些手段估价一个不错的价格卖掉脱手,自己不担长期风险。因为他卖掉电站的手段很多。这是伪业主的做法。
而那些真正打算长期持有电站的业主,一是有可能的确因为不懂行业、技术而看不透彻这些问题;二是有可能也是考虑先进来,然后三五年后发电效率达不到要求,再跟供应商扯皮。因为现在货款基本上都不是一次付清,而且还要预留长达数年的质保押金。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电站投资方和产品供应方扯皮打架。
就算那些对电站质量比较注重的业主,也同样更乐于留下好的电站自己持有,而把次的电站卖出。
质保周期长还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比如现在三年、五年的质保期,可给你供货的这个公司寿命就只有三年,那么,以后的售后服务谁来给你做?
另外还有一类业主,比如一些投资公司,考虑的是先把整体规模做上去,比如做到吉瓦级总量,然后上市,IPO 不容易,那就到三板去圈钱,圈到了钱,这个电站运营怎么样可能就没心思管了,因为已经从资本市场上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当然,这个市场上也有不少业主是真正打算拿着电站运营的,所以他们的做法就不一样,在招投标环节就会想办法控制好产品质量,进而控制电站的质量。
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业主并不多。
因此,如果我们再不对这个市场加以管控,后面的形势可能会很严峻。现在的装机总量还不算大,不过才10吉瓦、20吉瓦, 如果到50吉瓦、100吉瓦甚至更多,怎么办?如果80%的电站实现不了设计的发电量,如果20%的电站基本不能发电,怎么办?
这样的情形,也许我们很快就有可能见到。我个人判断,三五年内,可能会有大批电站的设备需要完全更换。
但愿,是我们杞人忧天了吧。
记者:据我们所了解,有些投资者在做电站投资财务模型时,已经将逆变器更换一次的情况考虑了进去,这样做是不是可以规避一些投资风险和问题?
任其昌:是的,他可以考虑更换,因为逆变器占系统总投资的比重并不大。
但我考虑的是一个更大的问题,现在逆变器已经竞争到要按分钱、厘钱来计算成本和利润的阶段了,在这个阶段,业主如果对自己的项目负责,完全可以通过让利一分钱两分钱而获得质量更好的逆变器,而且还可以因此在服务方面得到更好的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你是可以更换,就算你换得起,但你不是还得再花钱买单吗?而且,那时你的投入可能就远远不是一两分钱了。这难道不是巨大的浪费吗?
为什么现在大家买车越买越好,其实就是在考虑后期的维修和更换配件成本,实际上也是综合降低了用车成本。
我们现在各行各业的短期行为,实在太厉害了。
比如我们的建筑,70年的产权,可能只有40年的寿命,40年后你再翻建,又要投入多少?可如果你在现有成本的基础上再增加三分支一的一次性投入,也许就完全可以实现70年甚至更久的寿命。
还有,最近为什么有那么多电梯出事的新闻?因为中国规定的电梯使用寿命只有20年,而实际上很多电梯在10年左右就开始出现问题,别说更换,连维修都成了问题。
这样的例子很多。这一方面是由于投资者太过于关注短期效益而忽略长期综合收益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缺少标准或者在制定标准时欠缺全面的考虑。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光伏也要走这样的老路吗?
光伏电站的设备更换,在五年后,谁来卖单?实际上,不管是谁买单,最终结果还是国家负担了,是中国的投资者负担了。
明明是稍微增加一点投资就可以把质量做得更好的事情,我们却非要一再地降低当期成本而在后期付出更多来弥补,我觉得,这是非常不严肃、不负责任的一件事情。
这其中的道理,实在值得深思。
对于光伏电站投资者来说,无论是伪业主还是真正的业主,为了降低当期的一点点投入而竞相无底限杀价,不但没有好处,后期付出的代价可能还会更大。
当然,现在趋势也在向好转。有业主就告诉我们,并不是看中我们的价格,而是看中我们作为央企的身份,相信我们的品牌和质量更有保证,因为这类业主是要拿着电站自己运营的。
所以,大趋势还是在改变,是向好的。
记者:那么,如果要根本性地扭转目前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您觉得应该怎么做?如果建立严格的标准体系,对于光伏这样一个还需要不断创新的行业而言,会不会构成对技术创新的限制和制约?
任其昌:首先,就是要制订和确立标准体系,要通过严格的标准来建立市场的门槛,让那些以次充好、滥竽充数者没有生存空间。
这方面,一些相关的机构和部门正在积极努力,也有不少成果出来。
不过,有个问题值得思考。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去搞一套自己的标准,而不是直接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
你知道我们的高铁标准是怎么成为世界标准的吗?
很简单,就是拿来主义,你德国的标准、日本新干线的标准不是世界上最好最严格的标准吗?那好,我直接拿来,我的起点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标准了。然后,在消化吸收之后,我再建立自己的更严格的标准,远远高于德国标准、日本新干线标准。这样,我就成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
因此,对于光伏来说,我们也完全可以直接学习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标准体系,先把人家的标准拿到以后消化吸收, 然后再赶超过他的标准,为什么不可以?
其次,则应该对现有电站进行整体的评估,政府要去主导这个事情,要对市场实际情况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看看究竟市场乱到了什么程度,究竟是什么导致的混乱,然后制定改善的对策。
另外,要让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把关,要有明确的市场关口,比如从并网接入的环节严格把关。还要从制度设计上去查漏堵缺,比如通过一些硬性指标来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如果牢牢把住光伏电站接入关,电站系统以及设备评估不合格就不给接入。我相信,只要把握住这个关口,多数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的行业乱像。
实际上,高铁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有很多经验都值得光伏行业学习。
同样,从高铁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出,严格的标准不仅不会抑制和限制企业的创新,还会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钻研和发展技术,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创新无极限,我相信光伏领域技术人员有无穷的创造力,加上国家对光伏行业的有序管控,光伏产业一定会呈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届时中国光伏也将再次刷新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
这样的局面,让南车这样的不愿意牺牲产品质量的企业很难受。因此业内一些主力军、生力军企业,在这个产业里活得非常累,或者要死不活,或者根本就活不下去
如果我们再不对这个市场加以管控,后面的形势可能会很严峻。现在的装机总量还不算大,不过才10吉瓦、20吉瓦, 如果到50吉瓦、100吉瓦甚至更多,怎么办?如果80%的电站实现不了设计的发电量,如果20%的电站基本不能发电,怎么办?
高铁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有很多经验都值得光伏行业学习。从高铁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出,严格的标准不仅不会抑制和限制企业的创新,还会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钻研和发展技术,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几乎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光伏逆变器行业的竞争会如此惨烈,价格下降会如此之快。
年初还是0.4~0.5元钱每瓦的出货行情,如今在一些光伏电站项目招标中却已屡屡暴出低于0.25元每瓦的最低报价。不过半年余,价格已近腰斩。
是此前利润过于丰厚有如此之大的压缩空间?还是技术进步神速而迅速降低成本至斯?抑或者,这根本就是市场竞争杀红了眼后的赔本赚吆喝?
而与此同时,却又出现了同厂家同型号产品在相邻不过月余的不同项目中报价相差竟高达30% 以上的情况。
如此乱像,究竟为何?
这不但让包括逆变器厂商在内的许多业内人士都大呼看不懂,也不可避免地让人们对当下逆变器行业的质量与品质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对于熟知逆变器技术现状及其造价的专业人士来说,答案也许不言而喻。但其中况味儿,业内企业可能已真的难以言表。特别是对那些更注重品质的行业龙头和有志于长远的优秀企业而言,如此局面,或已进退失据。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能跳出当下的竞争窘局来考量行业整体的前途,恐怕没有人会有很好的未来。
作为国内大功率变流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南车集团的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依托南车集团强大的技术、资源及资金实力,自2009 年进入光伏逆变器行业以来,市场占有率一直名列行业前茅,其央企、国家级技术中心的背景,以及横跨工业变流、工业传动、船舶电力和新能源等产业的跨领域视野,令其对光伏逆变器行业的思考,也多了几许理性。
日前,《太阳能发电》杂志记者前往湖南株洲,专访了该公司总经理任其昌,就逆变器行业当下的竞争局势与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以下是经过整理的访谈内容。
记者:您如何看待光伏逆变器行业当前的竞争态势?
任其昌:从目前总的市场情况来看,大家似乎都已经有些忙而无序,包括出货、价格都显得很乱。在最近的项目招标中,甚至有同厂家同型号产品的报价,在相隔不久的两个项目上居然可以相差到30%。
出现这样的情况,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行业确实有一些混乱了。
我们自己也是做逆变器的,知道什么样的价格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而且对行业内大多数公司的技术和成本也基本了解一些。因此,从市场价格的角度来看,现在有一些逆变器肯定不能满足正常的电站需求。按照我们的估计,这样的产品很难满足电站25年的寿命。
可是,这样的产品不但能销售,还销售得很不错。
这就是问题了。
最近投放市场的一部分产品,或许有可能是一些厂家在消纳此前的库存,但更有可能是牺牲产品品质来满足市场价格竞争的行为,这个价格已经突破了逆变器制造的基本成本和品质需求底线。
由此带来的结果,我个人认为,有部分产品将会频繁出现质量问题,甚至可能出现质量事故。
这是一个比较可怕的事情。
这样的局面,让南车这样的不愿意牺牲产品质量的企业很难受。因此业内一些主力军、生力军企业,在这个产业里活得非常累,或者要死不活,或者根本就活不下去。包括行业龙头企业,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我不相信还能活得很好,他们一定也很着急。
如果这种竞争格局持续下去,想好好做事的企业是玩不下去的。虽然南车还有很多其他产业可以互相支撑,但如果市场形势依然还是这么无序,我们又能支撑多久,是否又有必要支撑下去,或许都值得考虑。
南车集团最近将要导入对新兴产业的评估机制,南车肯定不会以牺牲质量的方式去坚持留在这个市场上。
记者:在您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任其昌:表面来看,是由于无序的价格竞争造成了目前的乱局。但根本上,还是因为行业缺少标准,或者说标准很宽泛,没有办法执行。
在“金太阳”时期,由于基本上没有标准,加上市场监管缺位,所以才造成了“金太阳”项目乱相百出。
而现在的标准,不少都是企业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制订的企业标准,后来慢慢演变成大家比较认可的行业标准。但由于对标准的理解有差异,因此造成产品质量差别较大。另外,甚至还有一些企业,根本都不具备建立标准执行机制的能力。
如此,一旦市场环境恶化,即使标准制订者自己执行很严格,但其他企业可能就根本不在意这个标准,一些企业为了生存,就会不择手段地降低标准,甚至干脆以次充好。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下游电站市场投资的唯价格论。如今的下游电站投资,一切投入都追求低价,甚至以最低价为荣。可是,任何产品要保证质量,都会有其最基本的成本是不可能突破的。唯价格论带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则是市场监管的缺位,甚至可以说没有监管。目前电站的建设基本上都是由业主说了算,表面上看要遵守一定的设计规范、施工建设规范,但实际上却是业主想怎么建就怎么建,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和监管系统来予以规范。
下游电站投资商竞相追求超低价格的做法,无疑对目前市场上的质量和价格乱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使得行业竞争形势更加无序。
记者: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补贴的是电站的产出,如果投资者愿意用劣质产品,那风险也将由他自己来承担,不是吗?
任其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这个市场上的投资者,也就是业主,有些并非纯粹是基于投资回报的角度,他们可能分好多种。其中一种,就是你此前文章中曾提出的“伪业主”,这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描述当下市场情况的概念。
很多光伏电站的业主可能都是这样考虑的,先用最低的价格投入,建成电站后,再通过一些手段估价一个不错的价格卖掉脱手,自己不担长期风险。因为他卖掉电站的手段很多。这是伪业主的做法。
而那些真正打算长期持有电站的业主,一是有可能的确因为不懂行业、技术而看不透彻这些问题;二是有可能也是考虑先进来,然后三五年后发电效率达不到要求,再跟供应商扯皮。因为现在货款基本上都不是一次付清,而且还要预留长达数年的质保押金。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电站投资方和产品供应方扯皮打架。
就算那些对电站质量比较注重的业主,也同样更乐于留下好的电站自己持有,而把次的电站卖出。
质保周期长还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比如现在三年、五年的质保期,可给你供货的这个公司寿命就只有三年,那么,以后的售后服务谁来给你做?
另外还有一类业主,比如一些投资公司,考虑的是先把整体规模做上去,比如做到吉瓦级总量,然后上市,IPO 不容易,那就到三板去圈钱,圈到了钱,这个电站运营怎么样可能就没心思管了,因为已经从资本市场上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当然,这个市场上也有不少业主是真正打算拿着电站运营的,所以他们的做法就不一样,在招投标环节就会想办法控制好产品质量,进而控制电站的质量。
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业主并不多。
因此,如果我们再不对这个市场加以管控,后面的形势可能会很严峻。现在的装机总量还不算大,不过才10吉瓦、20吉瓦, 如果到50吉瓦、100吉瓦甚至更多,怎么办?如果80%的电站实现不了设计的发电量,如果20%的电站基本不能发电,怎么办?
这样的情形,也许我们很快就有可能见到。我个人判断,三五年内,可能会有大批电站的设备需要完全更换。
但愿,是我们杞人忧天了吧。
记者:据我们所了解,有些投资者在做电站投资财务模型时,已经将逆变器更换一次的情况考虑了进去,这样做是不是可以规避一些投资风险和问题?
任其昌:是的,他可以考虑更换,因为逆变器占系统总投资的比重并不大。
但我考虑的是一个更大的问题,现在逆变器已经竞争到要按分钱、厘钱来计算成本和利润的阶段了,在这个阶段,业主如果对自己的项目负责,完全可以通过让利一分钱两分钱而获得质量更好的逆变器,而且还可以因此在服务方面得到更好的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你是可以更换,就算你换得起,但你不是还得再花钱买单吗?而且,那时你的投入可能就远远不是一两分钱了。这难道不是巨大的浪费吗?
为什么现在大家买车越买越好,其实就是在考虑后期的维修和更换配件成本,实际上也是综合降低了用车成本。
我们现在各行各业的短期行为,实在太厉害了。
比如我们的建筑,70年的产权,可能只有40年的寿命,40年后你再翻建,又要投入多少?可如果你在现有成本的基础上再增加三分支一的一次性投入,也许就完全可以实现70年甚至更久的寿命。
还有,最近为什么有那么多电梯出事的新闻?因为中国规定的电梯使用寿命只有20年,而实际上很多电梯在10年左右就开始出现问题,别说更换,连维修都成了问题。
这样的例子很多。这一方面是由于投资者太过于关注短期效益而忽略长期综合收益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缺少标准或者在制定标准时欠缺全面的考虑。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光伏也要走这样的老路吗?
光伏电站的设备更换,在五年后,谁来卖单?实际上,不管是谁买单,最终结果还是国家负担了,是中国的投资者负担了。
明明是稍微增加一点投资就可以把质量做得更好的事情,我们却非要一再地降低当期成本而在后期付出更多来弥补,我觉得,这是非常不严肃、不负责任的一件事情。
这其中的道理,实在值得深思。
对于光伏电站投资者来说,无论是伪业主还是真正的业主,为了降低当期的一点点投入而竞相无底限杀价,不但没有好处,后期付出的代价可能还会更大。
当然,现在趋势也在向好转。有业主就告诉我们,并不是看中我们的价格,而是看中我们作为央企的身份,相信我们的品牌和质量更有保证,因为这类业主是要拿着电站自己运营的。
所以,大趋势还是在改变,是向好的。
记者:那么,如果要根本性地扭转目前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您觉得应该怎么做?如果建立严格的标准体系,对于光伏这样一个还需要不断创新的行业而言,会不会构成对技术创新的限制和制约?
任其昌:首先,就是要制订和确立标准体系,要通过严格的标准来建立市场的门槛,让那些以次充好、滥竽充数者没有生存空间。
这方面,一些相关的机构和部门正在积极努力,也有不少成果出来。
不过,有个问题值得思考。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去搞一套自己的标准,而不是直接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
你知道我们的高铁标准是怎么成为世界标准的吗?
很简单,就是拿来主义,你德国的标准、日本新干线的标准不是世界上最好最严格的标准吗?那好,我直接拿来,我的起点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标准了。然后,在消化吸收之后,我再建立自己的更严格的标准,远远高于德国标准、日本新干线标准。这样,我就成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
因此,对于光伏来说,我们也完全可以直接学习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标准体系,先把人家的标准拿到以后消化吸收, 然后再赶超过他的标准,为什么不可以?
其次,则应该对现有电站进行整体的评估,政府要去主导这个事情,要对市场实际情况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看看究竟市场乱到了什么程度,究竟是什么导致的混乱,然后制定改善的对策。
另外,要让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把关,要有明确的市场关口,比如从并网接入的环节严格把关。还要从制度设计上去查漏堵缺,比如通过一些硬性指标来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如果牢牢把住光伏电站接入关,电站系统以及设备评估不合格就不给接入。我相信,只要把握住这个关口,多数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的行业乱像。
实际上,高铁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有很多经验都值得光伏行业学习。
同样,从高铁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出,严格的标准不仅不会抑制和限制企业的创新,还会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钻研和发展技术,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创新无极限,我相信光伏领域技术人员有无穷的创造力,加上国家对光伏行业的有序管控,光伏产业一定会呈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届时中国光伏也将再次刷新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
-
推荐阅读
-
最新活动
- more
-
新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
-
1 安装光伏发电申报流程四步走 手把手教你装起光伏电站
-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形式,已经进入了大众视野,环保效益毋庸置疑,经济效益这一加分项则更让百姓坚定了安装光伏电站。在此,小编经验总结安装光伏发电申报流程。第一步,填写并网申请。地点:区县一级的电网营
-
2 光伏发电是什么?光伏发电的优缺点有哪些?
- 光伏发电是什么?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
-
3 6月21日 锅底料国内价格
- 品名 规格 价格(元/kg) 包装 备注 锅底料 >0.5Ohm 1300 木箱 编辑:曹宇E-mail:an
-
4 光伏企业的业绩预告,透漏了这些信号
- 截至1月29日,共有35家光伏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其中,29家预盈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高达90%-115%,硅料、硅片、组件、逆变器四大环节的头部企业依然是最大赢家。此外,爱旭股份、钧达股份两大电池片龙头凭借先进产能优势,大幅扭亏为盈。
-
5 跨年分享会开篇语:致敬时代 拥抱变革
-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事件,是新时代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碳中和将是推动全社会全行业转变的最强推动力。
-
1 安装光伏发电申报流程四步走 手把手教你装起光伏电站
-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形式,已经进入了大众视野,环保效益毋庸置疑,经济效益这一加分项则更让百姓坚定了安装光伏电站。在此,小编经验总结安装光伏发电申报流程。第一步,填写并网申请。地点:区县一级的电网营
-
2 光伏发电是什么?光伏发电的优缺点有哪些?
- 光伏发电是什么?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
-
3 6月21日 锅底料国内价格
- 品名 规格 价格(元/kg) 包装 备注 锅底料 >0.5Ohm 1300 木箱 编辑:曹宇E-mail:an
-
4 光伏企业的业绩预告,透漏了这些信号
- 截至1月29日,共有35家光伏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其中,29家预盈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高达90%-115%,硅料、硅片、组件、逆变器四大环节的头部企业依然是最大赢家。此外,爱旭股份、钧达股份两大电池片龙头凭借先进产能优势,大幅扭亏为盈。
-
5 跨年分享会开篇语:致敬时代 拥抱变革
-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事件,是新时代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碳中和将是推动全社会全行业转变的最强推动力。
-
1 安装光伏发电申报流程四步走 手把手教你装起光伏电站
-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形式,已经进入了大众视野,环保效益毋庸置疑,经济效益这一加分项则更让百姓坚定了安装光伏电站。在此,小编经验总结安装光伏发电申报流程。第一步,填写并网申请。地点:区县一级的电网营
-
2 光伏发电是什么?光伏发电的优缺点有哪些?
- 光伏发电是什么?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
-
3 6月21日 锅底料国内价格
- 品名 规格 价格(元/kg) 包装 备注 锅底料 >0.5Ohm 1300 木箱 编辑:曹宇E-mail:an
-
4 光伏企业的业绩预告,透漏了这些信号
- 截至1月29日,共有35家光伏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其中,29家预盈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高达90%-115%,硅料、硅片、组件、逆变器四大环节的头部企业依然是最大赢家。此外,爱旭股份、钧达股份两大电池片龙头凭借先进产能优势,大幅扭亏为盈。
-
5 跨年分享会开篇语:致敬时代 拥抱变革
-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事件,是新时代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碳中和将是推动全社会全行业转变的最强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