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光伏行业全媒体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光伏大数据 » 光伏政策库
湖北襄阳市下发《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襄经信办〔2016〕36号
打印
收藏

各县、市、区(高新区、开发区)经信局(产业发展局)、各相关企业: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万亿工业强市的意见》(襄发〔2015〕20号)文件精神,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步伐,在征集有关企业和相关部门意见基础上,我委组织编写了《襄阳市新能源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和《襄阳市新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并组织相关企业和部门召开了研讨会。现将该两个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根据计划安排结合各自实际做好相关落实工作。

附:1.襄阳市新能源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

2.襄阳市新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

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7月1日

襄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

为落实《襄阳市关于加快建设万亿工业强市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襄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客观实际,结合“十三-五”期间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期以及《襄阳市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特制订襄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2018年)。

一、行动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市新能源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突破性发展。2010年我市仅有4家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2家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工程企业、1家逆变电器生产企业、1家智能电网绝缘子,工业制成品只有追日电气有限公司的光伏逆变器和国网合成绝缘子公司的绝缘子,没有新能源并网发电。到2015年底,新能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3家,其中制造企业6家,光伏逆变器、合成绝缘子、光伏组件、光伏减速机各1家,其他制造2家;能源企业7家,生物质能并网发电企业2家,余热发电并网企业2家,垃圾发电企业1家,污水制沼发电企业1家,风电并网1家。光伏并网发电537万千瓦时,风电并网发电8870.5万千瓦时。光伏逆变器产量提前1年翻两番,继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绝缘子成功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国内首条全自动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投产,分布式光伏家庭产品获得市场高度认可。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企业产值达到32.9亿元,为2010年的16倍。

同时,襄阳市的新能源产业的底子薄、规模小、技术人才缺乏的状况随着产业的倍速发展也更加突出。襄阳市的适合风力发电的区域多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没有输变电接入设施的偏远山区,且风力资源不稳定。在目前的法规和自然条件约束下,汉江沙洲及沿江开阔地的地质状况和防汛要求等暂不适宜大规模布局风电设施,汉江受航道影响,难以像海上风电一样建设水上风电场。襄阳的有效光照时间在1200-1600小时左右,在国内属于光伏资源相对较弱的三到四类地区,不适合发展大型光伏发电设施。对山区贫困户的光伏扶贫与搬迁扶贫的长远性矛盾也需预先考虑。从全国范围看,襄阳在新能源政策、设计、制造和应用等领域还没有足够的名气,新能源制造业招商引资任务艰巨。

二、背景分析

全球水能超过100亿千瓦、陆地风能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超过100万亿千瓦,开发其中的万分之五就可以满足人类社会的能源需求。但全球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分布上不均衡,清洁能源只有就地转化为电能才能实现便捷高效的利用。《国家电网公司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披露,国网公司每年将建设2700万千瓦新能源并网工程,保障2020年前风电年均新增1700万千瓦、光伏发电1000万千瓦装机规模的并网。“十三五”期间初步规划全国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左右,风电总装机预期达到2.5亿至2.8亿千瓦。

随着政府对新能源的重视和平价上网的渐行渐近,光伏的快速爆发指日可待,国内每年潜在新增需求在30GW以上,空间极大。成本的下降幅度与速度出乎意料,过去单位千瓦投资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光伏发电,下降了10倍多,目前1元/kW˙h的标准电价在资源尚可地区已经可以正常赢利。2015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和制造业各环节都有较大增长,光伏行业复苏迹象明显。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新技术领域,与光伏发电相比同等装机规模下,无论是发电效率还是电源的稳定性都比较高。随着国家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启动,光伏之外另一种大规模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即将凸显。

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中提出发展新一代非粮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预计全球生物质及垃圾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在2020年将达到150GW。

生物质发电能有效带动农村生产模式和用能方式的转变,据测算,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厂的年发电量可达1.5亿千瓦时,新增产值近亿元,年消耗农作物秸秆约20万吨,可为农民增加就业岗位100余个,增入达到6000万元以上。运营一台25MW千瓦的生物质发电机组,与同类型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

国内主要家电企业均已开启新能源空调研发进程,新能源中央空调和太阳能直流空调已经面市并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分布式和集中式的新能源冷热暖三联供将取代传统空调,集中供热方式亦将发生根本性转变,万亿元的国内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形成。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包括“高效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之“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的任务是实现新一代光伏、大功率高效风电、生物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装置等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分布式能源技术综合应用体,促进相关技术装备规模化发展。

三、行动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碳交易示范试点工程为先导,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完善分布式光伏产业链,打造中部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研发制造基地。加快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良性互动。积极推动储能装置等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汉江流域储能及分布式能源利用和新能源家电设计、研发、制造为一体的创业创新中心。

(二)发展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从襄阳自然资源、工业基础和现实需求出发,利用政府采购、基金扶持等政策,引导创新资源向新能源企业集聚。

坚持技术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引进,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襄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动力,提升生产工艺水平,突破装备研发瓶颈。

坚持扶优扶强。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支持优势企业做优、做强,拓展产业链,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坚持示范带动。开展新能源产品示范、应用和推广活动,培育新能源产品市场,壮大新能源产业。

(三)发展目标

2018年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三年翻两番。新增2家20亿元以上企业,4家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亿元以上企业。培育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5个知名品牌。

分布式太阳能光伏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逆变器产量突破1吉瓦,组件产量突破1吉瓦,太阳能电池片产量突破1吉瓦。风力发电装备制造进入批量化生产。空气动力、磁动力等非常规动力能源及装备研发、生产和示范有重大突破。

清洁能源电力达到15亿千瓦时的供给能力,其中风力发电5亿千瓦时,太阳能光伏发电5亿千瓦时秸秆发电2亿千瓦时,余热发电2亿千瓦时,其他新能源发电1亿千瓦时。

形成“环带分布、多点支撑”的新能源应用区域、建成高新区光伏产业基地,打造全国知名的光伏组件、逆变器生产制造基地。


 

四、重要举措

(一)加快储能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储能装置技术攻关和大型储能电站试点示范,形成中国储能装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二)推进智能电网相关制造。推进相关电气行业转型升级,初步建成社区智能微网、工业园智能微网和公共服务类智能微网三大示范性智能微网系统。

(三)鼓励新能源利用。沼气液化和沼气发电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建设一批沼气发电和沼气液化项目、一批城镇厨余垃圾发电和有机肥一体化项目、一批城区污水综合处理利用和制沼项目。完成一批10MW以上装机容量的风电场建设、一批以上10MW装机容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

(四)优化地源热泵发展。完善地源热泵环境保护技术,促进地源热泵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形成全国最适合地源热泵利用的优势地区和地源热泵技术创新发展先行区。

(五)积极开发新能源家电。大力扶持新能源技术与家电升级捆绑式开发,着力培育新能源家电产业集聚区,开展新能源家电推广应用示范。

五、项目建设

(一)重点推进新能源制造项目达产

重点推进晶日光能科技300兆瓦全自动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和光能博物馆项目、宜城兴威新能源分布式太阳能设备制造项目、湖北冠能光电科技光伏制造和发电项目、湖北谷城瑞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谷城生物质成型燃料项目以及中兴绿色技术湖北有限公司1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襄阳恒旺集团醇基燃料项目、宜城医药化工有限公司15万吨生物质柴油项目等制造业项目快速建成达产。

(二)有序建设新能源利用工程项目

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和光伏扶贫工程建设。重点推进中国风电集团1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汉能襄阳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老河口10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地面光伏电站项目、湖北军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漳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中广核老河口100兆瓦太阳能光伏项目、追日电气老河口100兆瓦分布式光伏及电站项目、湖北英利能源老河口100兆瓦农光互补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山东鲁农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河口1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湖北能源集团老河口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湖北华电集团襄城风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浙江同景科技宜城1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新鄂西化工6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襄阳茗峰电力南漳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追日电气南漳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襄阳明荷光电材料谷城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保康县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合力布局风力发电,加快完成15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中国风电集团襄州15万千瓦风力发电、中国风电集团枣阳4.9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金风科技保康1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龙源电力保康4.84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三峡新能源保康16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华润集团、中国风电、华电集团枣阳风电项目、华润风电宜城风电项目、北京天润南漳20万千瓦风电项目、华润南漳3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保康国电光伏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

审慎推进生物质能项目建设和其他新能源勘探开发。重点推进枣阳安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生物质发电工程项目、海南正源盛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宜城沼气发电、恩菲科技襄城垃圾发电项目、保康县页岩气勘探开采项目。

(三)加快新能源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招商

重点引进光伏电池生产、逆变器、组件封装和太阳能系统集成工程等重点项目;低风速、微风发电风电电机总成企业以及主轴承、齿轮箱、偏航系统和电控系统等关键部件制造企业。

鼓励引进生物质能装备和生物质燃料油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项目;核电装备、水电机组以及其他类别新能源电源、储能、热源和光源利用装备的快速发展。

加快引进新能源家电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创业团队,引进相关钣金、电缆、芯片、管阀、电控、保温、涂装等产业链配套项目的同步集聚推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与目标考核

把新能源项目建设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和市工业促进委员会统筹协调督办范围,市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推进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确保目标实现。各区、县(市)政府要按照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订具体的落实方案,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二)增加财政投入和产业基金扶持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市级配套资金。对新能源装备国产化、引进先进技术或自主创新关键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项目加快落实市本级相关科研、投资、技改、品牌等资金扶持或补助政策。安排财政扶持资金对使用本地产品进行分布式新能源项目业主给予适当补贴。优先支持襄阳市新能源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参与新能源开发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环境。鼓励成立民间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参与新能源制造和相关项目建设。

(三)加大政府采购与市场培育

建设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工程。将新能源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鼓励在城市建设、公共建筑以及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优先使用本市分布式光伏产品。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购买《重点推荐的襄阳市新能源产品目录》产品零首付分期付款金融服务,鼓励本市产品市场开拓。与中国新能源技术协会、中国发明家协会、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在襄阳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孔明杯”新能源产品设计大赛,提高襄阳在业界的知名度、美誉度。

(四)推进扶优引强与战略合作

优化投资环境,以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以及知名品牌企业到襄投资,强化企业的根植性和辐射性。以担保、融资、低息贷款等金融手段为主,大力扶植本地优秀新能源企业做强、状大,以核心企业为龙头形成产业联盟。落实一批具有影响力、带动力和竞争力的重大项目,积极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战略合作。不断完善产业链,形成专业化配套能力。

(五)申报行业规范和产品标准

按照工信部行业规范管理有关要求,组织企业申报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对尚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新能源产品,尽快研究制订企业标准和产品测试标准,积极申报国家推荐标准或强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