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广东 广州 | 归属行业:其他
品牌:双日株式会社/SOJITZ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联系人: 喻平康
电话: 020-84813851
主营: HOWA加工中心KIWAMI系列产品,纳博特斯克减速机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繁华路1号友谊中心写字楼1610室
双日株式会社(煤炭部项目开发课)于2007年6月,以约90亿日元,从澳大利亚的资源开发公司菲利克斯公司购得新南威尔士州莫拉本煤矿10%的股份,就共同开发大型动力煤煤矿达成协议。在购得股份的同时,还取得了在日本的独家销售权,以及在中国大陆、印度、台湾等第三国(地区)的销售权。预计年交易量400~500万吨。
莫拉本煤矿埋藏有超过6亿吨的高品位燃料用动力煤。建设工作进行顺利,2010年5月露天开采区已开始出煤。同时地下开采区的开发也已开始,最终目标为年生产量1200万吨,一旦实现,莫拉本煤矿将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规模的动力煤煤矿。
双日株式会社(煤炭部项目开发课)于2007年6月,以约90亿日元,从澳大利亚的资源开发公司菲利克斯公司购得新南威尔士州莫拉本煤矿10%的股份,就共同开发大型动力煤煤矿达成协议。在购得股份的同时,还取得了在日本的独家销售权,以及在中国大陆、印度、台湾等第三国(地区)的销售权。预计年交易量400~500万吨。
莫拉本煤矿埋藏有超过6亿吨的高品位燃料用动力煤。建设工作进行顺利,2010年5月露天开采区已开始出煤。同时地下开采区的开发也已开始,最终目标为年生产量1200万吨,一旦实现,莫拉本煤矿将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规模的动力煤煤矿。
此时,五野隆由的脑海中正蕴藏着一个宏伟的计划。双日从2004年开始,便与澳大利亚的资源开发公司菲利克斯公司(以下简称F公司)建立了伙伴关系。其开端是为了开发昆士兰州的Minerva煤矿与F公司共同设立了Minerva合资公司。F公司除了Minerva煤矿外,还拥有多个煤矿。双日能否对其中某个有前景的矿区进行投资呢?能否购得股份,共同开发呢?
五野抱着这样的想法,与F公司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即使没有正式的桌面谈判,也通过安排聚餐等机会,共享信息保持交流。这样脚踏实地的努力中约两年时间过去了。
2007年4月,F公司正式表示要开发旗下的新南威尔士州莫拉本煤矿。其埋藏量达6亿吨、矿山开采寿命超过40年,而且是高品位燃料用动力煤的特优煤矿。这正是五野早已瞄准的有前景的矿区,于是他立即在部门内组建了准备谈判的团队。
满怀信心。回顾两年来的历程,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个项目成功。
莫拉本矿区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西部,属于内陆地区。煤炭开采出后,要先经过陆路运到港口,再装船渡海出口到日本或其他国家。距离港口较近的矿区,运输成本当然就低,但是莫拉本煤矿距离装船的纽卡斯尔港远达275公里。
目前澳大利亚煤炭生产最为兴盛的是猎人谷地区,距纽卡斯尔港仅约100公里。若单纯比较,莫拉本煤矿的运输距离要多出一倍以上,条件十分不利。
五野低头沉吟,投资首要看重的是经济性,无论前景多么好,回报多么高,如果投资负担过重则毫无意义。
忽然,五野察觉到一件事,那就是剥采比低的优势。
“露天开采”是采煤的方法之一,将山体表面的土层剥去后,直接开采下面埋藏的煤炭。这也是最典型的采煤方法,剥离的土量越少,采煤的成本也就越低。
五野立即开始了精确的调查。结果发现莫拉本煤矿的剥采比竟然低至3:1,即采出的煤炭量为“1”,剥离的土量仅为“3”。而且该比率是按40年以上的矿山开采寿命计算出的平均值。“这样的剥采比,除去运输成本还大有赢余啊!”五野大声称快。与F公司共同开发的Minerva煤矿的剥采比为7:1。即使这个比率也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并能获得盈利,更何况3:1呢。
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
2007年4月20日,五野满怀信心地飞往F公司总部所在地的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五野怀着紧张与兴奋交织的心情坐到谈判桌前。
虽说是多次聚餐过的老朋友,但在正式的商务场合下,气氛还是与平时有些不同。驻布里斯班的两位煤炭部同事一同在座,有了他们陪伴,五野感到不那么孤单了。
五野在谈判席上,主要提出了以下要求。
双日的煤炭业务历史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长期以来,公司一直只关心日本国内的独家销售权,在Minerva项目中首次除日本国内外同时获得了台湾的销售权。鉴于今后中国大陆、印度、台湾等的煤炭需求将显著增加,本次提出了取得在第三国的销售权。
F公司反驳道:“双日是日本的商社,拥有对日的独家销售权就足够了吧”。五野坚持主张:“话不能这么说!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这种局面在近期不会改变。但是比较增长率的话,日本比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要低很多”。
新井健大郎在日本等待五野的归来。
他的工作是将五野同对方达成的协议(以公司内部批准为前提)编写成项目申请书,内容有20页A4纸之多。这也是一项花费体力的工作,为此他连续几天在公司加班到深夜。此外,还有另一个必须火速进行的原因。
因为与F公司设定的目标签约日为6月30日。
通常从谈判开始到最终签约,日本企业最快也要花费3到4个月的时间。但现在却必须在约2个月内完成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