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为您提供光伏产业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光伏产业最新资讯信息。关于光伏产业更多相关信息,可关注索比光伏网。
以降本增效为驱动力,以技术研发为核心力,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股份”)与江苏东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东软”)于2024年7月29日在润阳光伏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此次合作旨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光伏+”模式的发展拓宽思路,构建更加广阔的光伏应用前景,实现多元化战略布局,助力碳中和进程。签约仪式现场,润阳股份总裁唐骏、光伏研究院院长杨阳、组件研发总监沈志敏、电站事业部总经理张尧和江苏东软总经理陈长川一行共同见证了本次签约。
7月24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壮大耐心资本,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温州成功举办。会议汇聚了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隆基、天合等光伏龙头企业和多家投资机构,共同探讨如何以资本协同为纽带,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会者一致认为,产业需与耐心资本紧密配合,坚持长期主义。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超过30%。会议强调,耐心资本不仅是一种资金支持,更是一种体现战略眼光的长期思维,对于推动我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企业代表和投资机构均表示,当前是耐心资本
7月16日至22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完成了对2023年成都市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名单的公示。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入选名单。
“光伏行业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产品做不好、技术提不上去,而是单纯的“匠人精神”已经不够用了。在匠人之上,还应该有“大师”来组织生产和分配。”自2024年两会以来,“新质生产力”这一热词在产业界引发广泛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额达到192亿元人民币,虽然同比出现26.7%的下滑,但环比上月实现了3.1%的增长。这一数据表明,尽管面临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市场仍展现出一定的韧性。
硅片生产作为光伏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在利用硅原料制备电池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将硅锭切割成硅薄片,切割过程中近一半的硅会以超细粉末形式进入切割液形成大量的切割废料,造成硅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回收和再利用是抵消环境影响、提高光伏硅片压滤料资源化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
7月18日,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NPVM)最新认证报告显示,由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01735.HK)旗下控股公司中环低碳(安徽)新能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低碳新能源)自主研发的182尺寸n-TOPCon电池效率达到26.66%,开路电压741mV,刷新了此前中环低碳公布的26.31%的效率纪录。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标志着公司在光伏技术创新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也进一步巩固了中环低碳作为N型光伏电池专家的定位。此成就不仅是中环低碳新能源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对光伏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贡
时至今日,光伏产业面临破除内卷、化解产能阶段性过剩等一系列问题时,「三人行」三位创始人又再次聚首,在古都南京的“2024分布式光伏大会暨工商业储能研讨会”上,延续“一期一会”、“3+N”的基础模式,探讨中国
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成功卸船并组装光伏设备,将发往山东HG14海上光伏项目。该项目是国内涉海面积最大的光伏项目,渤海湾港创新“海进海出”作业模式,提升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打造新增长极。此举助力海上光伏产业发展,构建港区、园区、城区融合发展新格局。
笔者年初对于光伏产业破局做的三大预判——“大”、“高”、“强”,即“以顶层设计和创新拓展大市场”、“以专利建立高壁垒”、“政府出手进行强约束”,现在看当初的设想已得到了初步印证。N型电池光伏专利战打的
日前,山西省阳泉市能源局印发《阳泉市光伏产业链2024年发展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重点解决光伏组件配套的边框、背板、支架配套问题;开发以煤层气制金刚石为依托的切片装备产业,加强光伏组件的推广应用,
2024年7月17日,京能集团一行20余人莅临双良新能源光伏产业园考察交流。双良董事长缪文彬、执行总裁马福林、副总裁刘国银热情接待了京能集团一行领导,全程陪同并细致讲解。
近日,正泰新能与南非知名的独立电力生产商PGE(Pele Green Energy)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达成共识,将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技术及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助力南非能源转型。备忘录的签订,标志着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也意味着正泰新能进军南非市场迈出实质性一步。
近日,一道新能京山基地10GW高效组件项目正式投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突破百亿,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一道新能将传统集中式生产模式转变为灵活、分散的生产网络,以“分散式制造”的运营模式为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创新且高效的路径,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了公司的灵活性和竞争力,也进一步带动各地产业集群发展,赋能多地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为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